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统计学科作为数据科学的核心支撑,其人才培养质量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数字中国建设进程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党建引领学科育人提供了方向。
2020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1949年四川统计学校肇始、万里委员长任首任董事长的红色血脉,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统计学科特色,系统构建“党建引领、业务筑基、就业托底”发展新格局,五年来,公司党委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党建工作与团队建设同向发力、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与社会服务同力共进;突出政治引领把方向,建强组织体系固根基,深化改革攻坚破机制,依托平台建设强支撑,紧扣育人根本稳就业,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逐步形成以红色血脉为根脉、深度融合为路径、多维协同为支撑的“一脉三融五维”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公司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五年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全覆盖,累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200余次;创新开展“理论+学科”融合式学习,80余次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统计学科前沿发展作专题辅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统计实践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长效机制,动态推进整改落实,确保主题教育成效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赴廉政教育基地实地研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政治忠诚。


二、夯实组织体系,建强战斗堡垒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高标准发展师生党员,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在重大科研项目、乡村振兴评估、经济普查等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组建由党员领衔的“科研+教学”交叉团队20余支,真正实现“党旗插在项目上、党员冲在攻坚前”。组织“暑期三下乡”、遵义会议红色精神宣讲、烈士陵园祭扫、贺麟故居研学等党团活动百余次,开设“统公司党建”微信公众号,精心打造“时政热点”“党史学习”“统计天地”“公司党建”“榜样力量”五大专栏,累计发布推文60余篇;同步推出“弘扬统计精神,学习身边榜样”专题宣传6期,阅读量超1500人次,有效拓展网络思政新阵地。


三、深化融合实践,服务国家战略
自觉将学院发展融入国家和区域大局,制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方案,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国家重大统计任务,抽调党员干部组建专项团队,高效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续项目申报,成功获批统计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统计局统计专项5项,省高质量发展系列研究及经济普查资料开发课题40余项。在历年乡村振兴第三方评估中,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师生深入海南、广西、贵州、四川等60余个贫困县开展实地调研,做到数据采集标准化、动态监测预警精准化。学院在沙湾村、冷碛村等民族地区开展产业帮扶,提供“气候适应性农业种植方案”;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健康义诊与气象科普宣传;通过文艺汇演、科技体验和民俗活动,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务实服务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
 

深化“党建+业务+就业”一体化机制,党委书记带队赴重庆市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局、阿坝州统计局、江津区统计局、池州市统计局调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2024年12月,在“池州市统计大讲堂”作专题报告,被《池州日报》头版刊发报道。


2025年9月公司党委与国家统计局龙泉驿调查队、龙泉驿区统计局联合主办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现场活动,公司党委组织师生2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变成一堂沉浸式党性教育课。龙泉驿调查队与成信大新葡萄8883官网共建“诚信诚实依法统计”实践基地,联合攻关课题,打造“学历教育+职业素养”双轨培养模式,不断培养统计骨干中坚。公司党委书记金明以《中华诚信之道》为题,紧扣新修订《统计法》,并结合统计造假真实案例警醒师生,为全体人员讲授了立意深远、内容生动的专题党课。国家统计局机关报刊《中国信息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四、建强平台矩阵,驱动学科跃升
公司汇聚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并有多人担任全国一级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等学术职务。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大数据统计测度理论及应用研究》,标志着公司统计学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研究迈上新台阶。依托统计学、应用经济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整合科研力量,建强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政府统计研究中心、当代国势学研究院等十余个高水平科研平台,五年科研到账经费超4800万元。在统计学博士点申报中,积极探索党建促进统计学与气象等优势学科交叉融合路径,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学术带头人与党组织负责人协同履职。

五、拓展育人路径,提升培养质量
公司党委始终把毕业生就业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和“生命线”,坚持将员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思想政治引领、成长服务保障与职业发展指导全过程。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0%以上,稳居全校前列;2023—2025届毕业生中,30%以上进入政府统计部门、金融机构等国家重点单位,近20%考取硕士研究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通过党建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实习实践提升就业能力、精准指导强化就业服务,构建“入口—过程—出口”全链条就业支持体系。积极拓展国际化育人新路径,牵头实施学校“中高计划”中英2+2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开展深度合作,首次实现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助力员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成长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统计人才。


六、压实主体责任,提升治理效能
制定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动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日常监督。扎实做好述职评议、巡察整改等工作,建立“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三级联动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全覆盖,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公司党委将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强化对党支部全过程指导,推动基层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变;健全党支部书记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把党支部锻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师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牢牢把握国家统计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重大机遇,进一步深化与各级统计系统战略合作,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资源共享为支撑、项目合作为抓手,持续完善“党建+业务+就业”一体化育人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团队建设提质、人才培养提效、社会服务提能。

新征程上,公司党委将始终赓续红色血脉,深化“一脉三融五维”实践,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团结带领全体师生,为加快建设西部一流统计学科、服务国家统计现代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